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体系初具轮廓
本报记者 朱振国
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教育的发展,是中国走向繁荣进步的台阶。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个孩子,都可以说是教育发展的受益者。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适应我国国情的教育体系的建立。 ——三级教育衔接、普通和职业教育并重。二十年中,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初等教育、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。到1997年全国小学62.9万所,基本实现了每个孩子有小学上的目标。全国初中6.6万所,有94%的小学毕业生可以升入初中,高中阶段教育学校3.1万所,有50%的初中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。全国高等学校2000多所,年招生能力200多万人,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5%,已形成了多层次、多规格、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。同时,为了促进我国专门人才的成长,1980年建立了学士、硕士、博士三级学位制度,研究生的培养已基本立足于国内。从1986年起又建立了第二学士学位制度。 ——全日制和业余教育结合,多形式、多规格发展。到目前,全国已建立了广播电视大学45所,学习人数76万人,广播电视中专152所,学习人数39万人,参加高等学校函授部、夜大学的学习人数达125万人,在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中,通过电大、函授、夜大学进行学习的人数已占到21%,初步形成了“两条腿”发展的格局。 ——高等教育保持高速增长,培养规模不断扩大。1977年普通高校恢复招生考试后当年招收学生27.3万人,到1997年增加到100.04万人,在校生规模已从62.5万人增加到317.4万人。在普通高等教育高速增长的同时,成人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较大发展。招生人数从1980年的20.4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100.4万人,在校人数从49.7万人增加到272.5万人。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显著增强。1981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仅为0.9万人和1.9万人,到1997年全国已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35个,招生和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6.4万人和17.6万人。1997年与1977年相比,每十万人口中拥有的大学生人数从235人增加到482人。二十年来,全国普通高等教育、成人高等教育共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专科以上毕业生1529万人,其中专科毕业生975万人,本科毕业生500万人,研究生42万人,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、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发挥了巨大作用。 ——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。到1997年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到17116所,在校学生达1090万人。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超过普通高中规模。二十年,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2633万实用技术人才。 ——普及义务教育、扫除青壮年文盲,全民教育普及程度提高。到1997年,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78年的94%提高到98.9%,初中毛入学率从66.4%提高到87.1%。全国67%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,“普九”验收的县(市、区)总数达到1882个,六个省市已实现“两基”,有七个省则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。总人口文盲率已从1982年的22.8%下降到1995年的12.01%,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6%。城镇已基本扫除文盲,全国三分之二的县(市)非文盲率达到95%以上。